
事故概述
2025年2月7日8時30分許,浙江寧波某公司發生一起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約287.1萬(wan) 元。
直接原因
事故調查組通過現場勘查、視頻分析、人員詢問等,排除了人為(wei) 故意等引發氮氣泄漏的因素。
(一)氮氣泄漏原因
事故軟管因管口表麵受高溫等非常規加熱導致硬化及出現無法回彈的擴張,且寶塔接頭與(yu) 軟管連接處未使用箍鉗箍緊,在管內(nei) 壓力0.9MPa作用下脫落。
(二)造成人員死亡主要原因
幹燥間1內(nei) 缺乏有效通風,氮氣泄漏積聚至致人窒息死亡濃度,造成一位員工進入幹燥間1後暈倒。另一位員工在發現其暈倒在幹燥間1後,未佩戴應急救援防護用品進入幹燥間1盲區施救,隨即暈倒在幹燥間1,最終造成兩(liang) 人窒息死亡。
安全警示
氮氣屬於(yu) 不燃氣體(ti) ,本身無毒,其導致人體(ti) 的窒息機理與(yu) 硫化氫、一氧化碳不同。後兩(liang) 者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而富含氮氣的大氣隻是因為(wei) 氧氣含量低才會(hui) 使人窒息。而且氮氣無色無味,且我們(men) 每天呼吸的空氣中氮氣就占到78%,因而人們(men) 往往會(hui) 忽略氮氣的危險。但是事實上,由氮氣引起的窒息事故時有發生。甚至僅(jin) 是將頭探入富含氮氣的人孔裏,都有可能導致窒息身亡!
1、常見氮氣窒息事故原因
◆ 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危險區域缺少安全警示標識,無關(guan) 人員可能誤入該區域。
◆ 作業(ye) 前未進行作業(ye) 危害分析,盲目施工。
◆ 進入空間作業(ye) 未辦理作業(ye) 許可,未進行氧濃度檢測。
◆ 進入空間作業(ye) 未佩戴便攜式氣體(ti) 檢測儀(yi) 。
◆ 搶救人員不了解情況,且未采取防護措施,盲目進入富氮空間施救。
2、氮氣事故預防措施
◇氮氣應排放至安全區域,避免在人員作業(ye) 區積聚;
◇作業(ye) 前須進行危害識別與(yu) 分析,製定並落實安全措施;
◇對軟管站氮氣管線及接頭進行明顯標識,防止誤接誤用;
◇在可能發生氮氣泄漏的場所安裝氧含量在線監測報警儀(yi) ,並與(yu) 通風係聯動;

◇嚴(yan) 格執行受限空間作業(ye) 許可製度,進入前必須檢測氧濃度;
◇加強員工安全培訓,普及氮氣等惰性氣體(ti) 的危害特性,嚴(yan) 禁無防護條件下盲目施救。
來源:寧波市應急管理局及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hui)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